行业动态

智慧路灯新闻资讯

智慧路灯助力道路交通智能化建设

2021-11-10 22:10:00

  随着智慧交通的全面建设,城市道路将逐渐“活”起来。智慧路灯不仅运用在智能照明、信息发布等方面,通过搭载传感器采集城市的信息,对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所需要的各种大数据也有着巨大的作用。智慧路灯可以为新型智慧城市和智慧交通提供系统化、集成化的全域感知、信息发布、末梢管理服务,对道路环境感知、监管维护、道路服务、安防、交通业态等方面都有着重要作用。

智慧路灯助力道路交通智能化建设
  近期,国家多个部门发布智慧交通、道路智能化建设、智慧高速公路及路侧设备等相关指导文件和标准,开展相关工作。越来越多的地方通过智慧路灯助力道路智能化建设和打造智慧交通系统,智慧灯杆建设迎来了重大发展机遇。
  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公布了新一批交通强国试点工作。
  通知中提到,在智慧交通方面,要建立集智慧感知、智慧管理、智慧服务功能于一体的智慧公路体系。通过3~5年时间,形成完整的智慧公路建设、运营和管理体系,实现公路智慧感知网络与道路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并在重点路段建成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基础设施。智慧灯杆广泛应用,为道路照明控制、公共安防、交通管理、市政管理与运维及应急事件预处理等提供系统性解决方案。
  试点工作将涉及建立集约化设计、安装、管理、利用道路灯杆,构建智慧道路交通管理系统,形成整套基于智慧停车、智慧路灯、智慧公路的智慧化解决方案,并依托在建项目和智慧化改造项目试运行。

智慧灯杆助力道路交通智能化建设1
  近日,武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组织武汉市新能源与智能汽车创新中心等单位起草了我国首个城市级智能网联道路建设标准——《智能网联道路智能化建设规范(总则)》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时间为2021年11月24日,进一步规范武汉市智能网联道路智能化建设,加快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
  规范规定了智能网联道路智能化建设的建设流程、建设目标、建设原则、总体框架、道路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智能网联汽车道路准入要求及道路智能化建设总体要求等内容。
  据了解,智能网联汽车对在公开道路上进行测试及示范应用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但现有的道路基础设施在道路安全性、智能网联汽车监管以及智能化服务等方面还不足以支撑智能网联汽车在公开道路上进行相关的测试及示范应用。因此,现阶段需要综合评估道路安全风险、智能网联汽车性能等条件,根据评估设定智能网联汽车上路要求,通过道路智能化建设,有效降低道路安全风险等级并满足智能网联汽车应用,划定特定的开放测试道路区域及范围,通过分阶段、有条件的对部分区域及道路范围进行开放,满足智能网联汽车上路测试及应用服务需求。
  该规范征求意见稿不仅明确了道路交通设施及数据、管理、应用、安全等支撑平台智能化建设的总体要求,而且基于对道路安全风险等级评估,提出了智能网联汽车不同风险等级道路测试准入要求,将道路建设要求与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准入相结合。
  规范征求意见稿指出,道路智能设施主要包括路侧通信设施、边缘计算单元、智能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气象监测器以及路面环境监测器等,通过在路侧布设相关智能化设备,实现违章事件检测、交通数据采集、交通事件检测、交通参与者检测、路面以及气象环境监测等功能,基于以上交通信息的采集、分析、融合处理等,实现区域交通整体监控、优化管理以及特定交通场景的安全预警保障等功能。
  规范征求意见稿规定,道路智能设施优先安装在道路已有杆件上,在功能及合规性满足的前提下,设备安装的杆件选择优先级依次为:路侧灯杆、红绿灯杆件、交管监控杆、标志牌杆件、新建杆件。道路智能设施应具备路侧通信、交通流检测、交通事件检测、交通参与者检测、路面及气象环境监测等道路交通信息感知检测功能,优先选择一机多能或感知融合一体化设备。
  据悉,目前,我国已经建成16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示范区,开放了3500多公里测试道路,武汉和全国其他多个地方通过部署5G通信、路侧联网设备等智能化基础设施,提升交通设备数字化水平等方式对测试道路进行了智能化改造,有效推动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发展进程、产业化发展。

咨询热线

  • 13764741987
  • 400-765-1987
  • 021-31756698
  • 7*24小时免费咨询